您好,欢迎访问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官网

文学

您的位置: 首页 >职工天地>文学

穿越古今一碗面

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陈青青发布日期:2025-01-07 16:01:35点击量:字号:[大][小]

微信图片_20250107160237

在黄河之滨的古城兰州,人们的一天由一碗“牛大”开启。清晨,不论大人小孩,排着长队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是他们共同的生活日常。

兰州的街头巷尾,牛肉面馆随处可见。清早经过这些街巷,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面香。走进面馆,点上一碗牛肉面,其色泽诱人的外形——汤色清亮、萝卜纯白、辣椒油鲜红、香菜蒜苗翠绿、面条黄亮——单看就已让人垂涎。挑一筷入口,吸附了牛肉汤汁的面条根根分明、筋道顺滑,牛肉丁软烂而不失嚼劲。再喝一口牛肉汤,醇香浓郁,汤汁与面条融合的美味在舌尖氤氲,蔓延至心底。这一刻,美食带来的愉悦令人陶醉,心中不禁为师傅们精湛的厨艺叫好。

吃牛肉面,不仅是对兰州特色美食的品鉴,更是对历史文化、手工技艺的回溯与体验。据史料记载,兰州牛肉面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,甘肃东乡族马六七在北京国子监求学期间,从同窗那里习得牛肉面技艺带回兰州,后经传承发展,于1915年由回族厨师马保子始创了兰州牛肉面。在百年的时光里,兰州牛肉面穿越古今不断改良创新,形成如今兰州牛肉面的统一标准:一清(汤清)二白(萝卜白)三红(辣椒油红)四绿(香菜蒜苗绿)五黄(面条黄亮)。

“一碗地道面,传承两百年。”兰州牛肉面的传统制作工艺极为讲究,对必备食材和制作流程要求严格,从选料、和面、饧面、揉面到拉面,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心操作。牛肉面有毛细、细的、三细、二细、二柱子、荞麦棱、韭叶子、薄宽、大宽等多种面形。汤底由牛肉、牛骨头、水加入一定比例的调料熬制数小时而成,确保汤味浓郁而不油腻。在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,许多面馆结合食客的口味和需求,又推出了酸菜牛肉面、麻辣牛肉面、蒜泥牛肉面等种类,搭配上牛腱子、鸡蛋、小菜,让传统牛肉面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兰州牛肉面的制作也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,线上线下随时可以购买包装版牛肉面。AI无人面馆的出现实现了面条制作的全自动化,扫码下单48秒内就能享用到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。

在漫长的岁月里,兰州牛肉面以其独特风味、实惠价格、快速出餐赢得了无数食客的钟爱。2021年6月,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如今,兰州牛肉面馆遍布全国,更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动下落户全球50多个国家,展示了中国美食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

一碗面,一座城,兰州牛肉面蕴含着丝路重镇兰州这方热土的人文气韵。一碗面里带着令人难以抵挡的浓郁醇香,有着刻在骨子里的温暖乡愁,传承着数百年的深厚底蕴。作为甘肃兰州的标志性美食,兰州牛肉面就像一条连接古今、沟通中外的纽带,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甘肃兰州。